年代概要:
330年--遷都君士坦丁保
527-565年--查士丁尼在位(Justinian)
842-1071年--黃金時期-->988年,促使斯拉夫人(俄羅斯)信奉基督教
1054年,基督教第一次大分裂
1202-1204年--第四次十字軍,攻陷君士坦丁堡
1453年--東羅馬帝國亡於鄂圖曼土耳其
*文化特色
以希臘文化及希臘化文化為基礎,兼容東方文化、猶太文化和羅馬文化為一體。
為文藝復興提供素材,並啟蒙俄羅斯文化。
*希臘化文化特色
1.世界化:希臘文化經由馬其頓人,傳入其他地區並影響當地文化。
2.城市化:亞歷山大在東方廣建城市,這些城市具有希臘城邦之特色。
3.多元化:雅典不再是希臘文化的唯一中心,埃及的亞歷山大港逐漸崛起。
*東羅馬帝國的形成:
286年,載克里先,以部將麥西米連(Maximilian)為「共同皇帝」(二奧古斯都),建廷於小亞細亞的尼克米迪亞(Nicomedia),
292年,將君士坦丁修斯(Constantius)、蓋勒里烏斯(Galerius),立為二凱薩,且未來由他們繼承二奧古斯都(即是東西羅馬)。
323年,君士坦丁一世(Constantine I)統一東西羅馬,重建拜占庭為君士坦丁堡,於330年遷都至此。
在狄奧多西(Theodosius I)後,又分為東西,且不再合併。
-->東、西羅馬帝國,大致可從語系來區分,東為希臘語系、西為拉丁語系。
*東羅馬帝國政權特色:
歷經十二個王朝,九十三位皇帝。
因王位繼承方式的多樣性(例:血親、宗親、婚親等不同方式),使政權經常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下。
*東羅馬帝國法律特色:
查士丁尼法典(Justinian Code)
1.法典(Code):淘汰羅馬法中不合理、矛盾和過時之法令
2.法學概要(Di-gest):為調和歧視,於533年發行,將羅馬法思想條文化。
3.民法大要(Institutes)
4.合理利潤1/10(one-thenth):規定商品訂價,最多只能有十分之一的利潤。
*東羅馬帝國之宗教信仰--東正教:
其堅持以聖經為信仰基礎,不承認任何教會所制定的法律,強調各教會之間的平等,即是包容精神。
1.破壞聖像運動(Iconoclastic Controversy)
於726年李奧三世頒布<禁止崇拜偶像法令>始之,
至843年攝政皇后狄奧多拉(Theodora)頒布<尼西亞法規>停止破壞聖像為止。
其發生原因可從三方面探討:
(1)宗教:為了和伊斯蘭教徒往來,所以禁止偶像崇拜,且皇帝透過此運動,亦淨化並加強控制基督徒的思想。
(2)政治:東西方教會爭奪基督教世界之主導權,欲控制調解及仲裁教會爭端之權利。
(3)經濟:四世紀後,教會財富急速增加,在經濟上得到許多特權,此現象引起皇帝的猜忌,故藉此運動,介入教會產業並控制教會,清除教會之部分勢力,阻止教會產業繼續擴張。
-->對藝術的影響:打破宗教藝術的規範限制,發展出多元化的藝術。
*東羅馬帝國之衰亡
1453年,鄂圖曼土耳其(Osman,or Ottoman Turks),在蘇丹穆罕默德二世(Mohammed II)的帶領下,攻陷君士坦丁堡,終結了東羅馬帝國,其歷經1123年。
原因:
1.因曾得罪威尼斯,威尼斯大公於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時,利誘其攻陷君士坦丁堡。雖日後,東羅馬復興,但國力已經受重創。
2.鄂圖曼土耳其使用火炮,亦對君士坦丁堡的防禦造成嚴重打擊,並使其更容易攻陷君士坦丁堡。
留言列表